Header Logo
MAPS™ 训练营 AI 精英圈 免费课程
资源
AI 精英周刊 博客 专属咨询 所有课程 AI 实战派 AI 自动化
Axton是谁
登录
← Back to all posts

「AI写图」免费课发布,及一次思维模型的升级 | AI 精英周刊 024

Jul 17, 2025

35分钟完整免费教学视频已上线,但更重要的,是视频背后那个关于“系统思维”的核心思考…

最近,我看到很多朋友在制作图表、演示文稿时,都把大量时间耗费在了繁琐、重复的手动拖拽与对齐上。这不仅效率低下,也限制了我们真正的创造力。

为了解决这个痛点,我花了三十多分钟,专门为你录制了一门全新的免费课程:《AI“写”图表的四种新范式》。

以下是发布在 YouTube 的 20 分钟剪辑版视频的链接,如果你想快速了解,可以点击此链接观看:https://youtu.be/wDvRZan7FVo

 

但是,我更建议你去观看免费的35分钟的完整视频教学。在这门课里,我将向你展示如何运用 Claude Code 和 Gemini Cli,通过“编写”而非“绘制”的方式,来生成 Excalidraw, Obsidian Canvas 甚至是可交互的HTML网页。

这不仅仅是教你如何高效率地制作演示图表,同时也是一个 Claude Code 和 Gemini Cli 在非编程场景下的应用展示。你既可以使用 Claude Code 和 Gemini Cli 去做除了绘制 Excalidraw, Obsidian Canvas 和 HTML 网页以外的其他的很多事情,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工具比如 MCP 甚至就是个 AI Chatbot 来绘制 Excalidraw, Obsidian Canvas 和 HTML。

所以,虽然这期视频教了很多工具,但是重点并不在于工具。

这是一个纯粹的价值交付,希望能帮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。

👉 点击这里,立即免费解锁课程: https://www.axtonliu.ai/axton-free-course

(你会获得35分钟的完整视频教学 + 3个即用型的“蓝图Prompt”)


不过,和以往一样,一个简单的 “How-to” 视频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。我更希望与你分享这背后,一个更深层的思维转变。这也是本期「AI精英周刊」希望与你深入探讨的。

为什么是“系统思维”,而不是“工具技巧”?

我们在视频里看到,AI 可以帮我们完成各种图表的生成。但这背后真正重要的,不是你又学会了几个新工具,而是你的工作思维,是否能从“工具思维”,跃迁到“系统思维”。

 

一个有趣的事实:我整个付费课程 「MAPS™ AI 系统化训练营」 的全部演示材料,正是完全用今天视频里介绍的这几种“AI写图”范式制作的。

这背后,是一整套关于AI协同、Prompt 设计和系统化思考的完整方法论。

更深入的幕后思考,包括:

  • 工具选择的幕后:为什么我最终选择了 Gemini CLI + Claude Code 的“协同工作流”?这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权衡?
  • “蓝图Prompt”的设计哲学:如何通过“逆向工程”,为你需要的任何工具,设计出完美的“蓝图Prompt”?这套“渔”的方法论是什么?
  • “简单”背后的“深度”:为什么说“将图表视为文本资产”,是从“操作员”到“架构师”的关键身份转变?

 

这些都是 “第一性原理” 的思考。

 

「精英圈会员专属」深度复盘与幕后思考

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

Upgrade

Already have an account? Log in

从宽泛到聚焦的PROMPT艺术与橘子树实践法 | AI 精英周刊 023
我们总是希望一次性给AI写出完美指令,但这样做真的对吗? 经过大量实践,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试图用复杂指令一步到位的人,往往错过了AI最有价值的创造性输出。相反,从宽泛主题开始,让AI自由发挥后再逐步聚焦的方法,反而能产出更令人惊喜的结果。 这套方法论我称之为”橘子树模型”——从播种到结果,从发散到收敛的完整流程。 你有没有发现,很多人在使用AI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:明明给了很详细的指令,为什么AI的回答总是差强人意?或者反过来,有时候随便问一句,AI却能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? 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键问题: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与AI沟通? 大多数人初接触AI时,总想着要给出”完美”且复杂的指令,期望一步到位。这就好比你面对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,如果你一开始就给他一张精确到毫米的施工蓝图,要求他依葫芦画瓢,那么你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幅匠气十足的复制品。但如果你先给他一个...
揭秘不同AI的“文风”偏好:你的Prompt风格选对了吗? | AI 精英周刊 022
你是否注意到,和不同AI模型(比如Claude、GPT系列)打交道时,它们似乎对Prompt的”写法”有着不同的偏好?Claude偏爱有序列表和XML标签,GPT时常用分隔线和括号,而OpenAI Playground的生成器则钟情于Markdown标题。 这仅仅是不同厂商的”风格差异”吗?还是说,这些写法真的会影响AI的输出效果?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话题。 AI Prompt的”三大流派”及其特点 让我们先直观感受一下这些不同风格的Prompt:   Claude风格:有序列表 + XML标签 Claude倾向于接收用XML标签包裹指令和上下文的Prompt。这种结构清晰,指令层级分明。比如以下的 PROMPT 片段:   GPT (o3)风格:连续分隔线 + 特殊括号 如果我们直接在 ChatGPT 中,选择用 o3 模型帮忙写 PROMPT,那么它一般会使用连续...
Make 下架 Twitter 之后的备选方案 Buffer | AI 精英周刊 021
2025 年 4 月3 日起,Make.com 正式官宣下架 Twitter(现称 X)集成模块。这一决定的原因在于 Twitter 更新了 API 政策并大幅提高了接口收费,导致 Make 难以继续为用户提供可行的官方 Twitter 集成。换言之,除非第三方平台支付高昂费用,否则无法直接调用 Twitter API。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,这意味着原先通过 Make 自动发推的工作流需要寻找替代方案。 就在不久前,Make 还在功能更新中推出 Twitter 的回复(Reply)功能呢,原以为对 X 的支持会越来越多,结果好景不长,X 把基础版本的 API 费用从 100 美元每月翻倍到 200 美元不说,更是把企业版起价涨到 4 万 2 千美元一个月,可见 X 多么能折腾吧。 对此我真是无力吐槽, GPT 说得好,当平台规模 > 盈利能力 时,”免费开放”率先被祭天。 如果我们...

AI 精英周刊

深度阅读、高级分享、拒绝碎片!
© 2025 AI 精英学院™ & AXTONLIU™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Kajabi

Join Our Free Trial

Get started today before this once in a lifetime opportunity expires.